NPAP新闻

高新专业人才认证项目在河南高校全面启动
时间:2008-12-11    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3944          返回首页

     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烈需求,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,是落实科学发展观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、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。
 
  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透露,包括高校毕业生(高校毕业生611万人)在内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人,2009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达2400万人,供求矛盾比较突出,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,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突出。

  NPAP高新专业人才河南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,为带动河南地区的高校学生就业培训工作做了积极准备,为更多的学员做好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,使更多的学员达到用人单位要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标准。在管理中心的组织下,河南大学、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、河南职业技术学院、中原工学院、郑州经贸学院、河南师范大学等40多所高校积极参与组织工作, 各参与院校在河南管理中心的指导下,从制定相应招生培训计划、设计实践项目、到确定授课及辅导教师、落实教学和实践进度,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...。该项目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力,全面改善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局面,培养符合企业人才需求大潮的实用型高新技能人才作出巨大贡献。

  职业教育既是与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,又是与就业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,同时它也是大众化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,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强有力的助推作用。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多、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,发展职业教育更是迫在眉睫。一是工业的全球化发展,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,而这仅靠高校教育显然是杯水车薪,难以满足市场需求;二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,产业结构的调整,下岗工人的转行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、新生劳动力的就业,都迫切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来促进就业。三是整合教育资源、巩固基础教育、保障公民享有平等教育权益的有效途径。 

   然而,多年来,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,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不尽人意,面临观念歧视、投入不足、师资难流动、助学无政策等问题,被人称之为“二流教育”。据有关资料显示,2004年,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20多万人,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0万人,普职比为6:4,有相当一些地方普职比还达不到7:3,出现了“一条腿长,一条腿短”的现象,造成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发展极不协调。

  其实,在美、法、英等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,公众便普遍认同职业教育,将它和学位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。诸如美国便有8个州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或类似的机构,专门统筹、协调和规划全州职业技术教育;英国的职业教育则从中学抓起,十二三岁的中学生就开始学习与工作有关的课程,课程设置则与公司业务接轨,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角色。法国的短期职业教育很有特色,学生高中毕业后,接受2~3年的专业培训,便可很容易地找到工作。这些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共同点便是以市场为“风向标”,注重专业性、实用性和针对性,确保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。

  项目管理办公室推出的“全国高新专业人才培养项目”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地同时,也能获得职业培训教育,使大学生在“百舸争流、千帆竞技”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  希望更多的院校参与到该活动当中,为培养更多的高新技能人才,为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做出贡献。
  河南管理中心联系方式:

电话:0371-68226577  68226576  63298257   63298327  63298227

传真:0371-68226577

联系人:王老师  13523715791     冯老师   13938286822

地址:郑州市文化路56号金国商厦8层A座

 

NPAP高新专业人才管理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