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教有望走出“断头教育”窘境 贯通成为热词
时间:2010-05-24 阅读次数:2583 返回首页
“贯通”在职业教育领域成为热词
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一出,“贯通”顿时在职业教育领域成为热词——中高职贯通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贯通,以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贯通。这一贯通理念将有望改变以往职业教育陷入“断头教育”的窘境,打通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专业上升通道。
但在职业教育专家看来,大框架下仍有不少具体问题值得探讨,例如人才深造的选拔制度将采用何种形式?校企间的技术工与教师的表面流动能否切实提升师资水平?
打通技能人才的“专业上升通道”
“‘断头教育’并不是指职校的毕业生不能升入更高层次的院校,而是指深造得以‘废掉’原专业、转攻另一门陌生的专业为代价。”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陈嵩表示,贯通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搭建技能人才的“专业上升链条”,设立技能型本科和技术硕士。
校企合作中企业不应是配角
纲要提及的“校企合作”,包括企业全方位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计划。坊间看来,职校发展的好坏就看是否背靠行业。历数本市在全国比较有名气的几所职业学校,无一不是拥有强大的行业支撑。这种支撑保证职校的专业授课内容与行业的发展一致,进而保证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年年“飘红”。
但是,能背靠行业的院校毕竟是少数,大部分职业院校认为企业对合作培养人才积极性不高。“应该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,让他们和学校一起成为培养主体。”邬宪伟指出,职业院校和高等教育不同,必须紧贴经济发展形式。紧贴的方法就是依靠了解市场最新动态的企业,从而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。“在双主体的培养体系下,学校根据企业需求,提供理论知识,企业则通过建立师徒关系,确保实训计划开展。”